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如何顶压崛起?
位于金堂的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正面临一种尴尬的“技术稳定状态”——近两年来,基地“拿得出手”的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一直都是:环能德美的超磁分离、美富特的膜技术、云白环境的烟气处理等。
新技术迟迟未见,外部环境却瞬息万变。
今年10月20日,澳大利亚卡林环境分别与成都市环境科学学会、科威国际技术转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技术转移平台达成全面合作协议——三份协议让四方构成“联盟”,共同打造一个以成都为中心、主要面向中国西南地区提供环保技术与环保领域解决方案的平台。当天,来自加拿大的一项全球先进水处理技术就协议落地成都。
外来技术相继“入侵”,成都自己的基地如何快速崛起?
“引!加大力度!”金堂县投资服务局局长周剑说,今年上半年,29个总投资242亿元的重大项目在该基地集中开工、签约,节能环保重大项目“占大头”。本次博览会,又有总投资约62亿元的15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全部都类属节能环保。
“但有些国外的技术,人家根本不会给你。”廖施竣说,“那就必须靠自己。”
目前,金堂县已经出台了多个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的奖励或补贴政策;基地建立起由企业主导的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基地企业还发起成立了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联盟。此外,基地还引导企业与高校合作成立研究所。此前不久,基地一家企业与成都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陶瓷膜技术通过了中期测试,“这项技术国内领先。”
攻克“高阶”
难度系数掌握产业未来
开幕式上,周剑手握一份目录,上面是经过金堂县精心筛选出来的上百家节能环保龙头企业或大型企业。
虽然其中不少“已经建立起联系”,但周剑明白,引进一家大型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难度系数属于“高阶”,“接下来,我们将从中精选出适合基地的企业,上门重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