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网APP下载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房产网公众平台
扫描关注
“创新驱动”,激活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创新驱动”,激活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听取市经信委、市统计局,郫县、双流县、邛崃市、金牛区、高新区、龙泉驿区发言后,黄新初说,近期,我先后督查调研了部分区(市)县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运行情况,总体来看,前三季度我市工业经济呈现出“稳中趋缓、进中有忧”局面。“稳”和“进”的方面,主要是增速企稳反弹、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动力有所增强。“忧”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与预期目标尚有差距、产业结构不够均衡、经济效益不容乐观等方面。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正呈现出一些积极因素:宏观经济形势开始出现企稳走高迹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政策红利频频惠及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正在加快培育新生动力,部分工业薄弱地区纷纷后发赶超,这些都为我市工业经济好转积聚了强大后劲,大家一定要有足够信心。当前,距离年底仅有两月半的时间,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任务不减、指标不降、标准不松”的要求,保持专注发展定力,铆足劲头、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奋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

一是抓“投资扩大”,夯实工业发展的底部基础。投资是工业发展的“底盘”,稳工业、强工业,首先要稳投资、强投资。要用好政策激励,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关键抓手,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抓紧抓好,不断提升工业经济的增量、优化工业经济的存量。扩投资,把准投向是关键,要立足成都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体浪潮,集中精准投向产业链、技术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为全市工业经济追赶跨越奠定坚实基础。扩投资,落点在项目。要聚精会神、锲而不舍地狠抓招商引资,用好“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投放11个重大项目投资包等重大机遇,主动出击、“三顾茅庐”,大力引进一批代表未来方向、市场前景广阔、竞争优势突出的高端产业项目,并用力抓好项目的签约落地、开工促建和达产见效,不断形成工业经济的增长点。要积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放宽电信、能源、石化等领域准入,继续分批推出面向民间资本的投资项目,研究制定更多刺激民营企业扩大投资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活力。

二是抓“转型升级”,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效益。转型升级是成都工业发展必须迈过去的坎、翻过去的山,只有经受住了这种阵痛,才能迎来工业经济的涅槃重生、破茧成蝶。为此,我们要主动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挑战,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迈向中高端,实现工业经济的赶超突破。一方面,要积极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产业,推动“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跃升。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重大技改工程,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实现智能生产,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和服务化,主动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攀升。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重点是坚持集群发展、成链发展,继续规划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节能环保、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力争尽快形成一批新的千亿产业集群。

三是抓“创新驱动”,激活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科技创新是工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要鲜明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摆位,充分用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政策优势,紧跟全球科技革命的大势,集聚全球创新资源,苦练“内功”、潜修“绝技”,加快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努力把成都打造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中心。推进科技创新,关键是选好路径。要抓紧编制成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的主攻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科技创新,重点是健全区域创新体系。要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进一步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打破高校、院所的“围墙”,推进校院地协同创新、军民融合创新和区域联合创新,加快构建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体系。推进科技创新,支撑是打造优良的创新环境。重点是紧扣“创新链”完善“服务链”,抓紧建设一批研发平台、交易平台、孵化平台和融资平台,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风投机构,为推进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载体和服务支撑。

四是抓“企业培育”,壮大工业发展的主体队伍。要牢固树立“抓企业就是抓发展”的重要理念,坚持“抓大、扶小、育新”统筹发力,加快壮大我市工业发展的企业梯队,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抓大,就是要积极培育壮大更多的龙头企业。重点是分行业、分区域筛选一批基础厚实、前景广阔、带动力强的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做法,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培育,鼓励支持兼并重组,努力打造一支支撑成都产业崛起的重量级“企业军团”。扶小,就是要积极扶持发展一大批中小企业。重点是认真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和融资成本,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强产品研发,加快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努力打造一批细分市场的单打冠军和领军企业。育新,就是要积极培育出雨后春笋般的创新型企业。重点是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坚持市县两级齐动手、政府和市场齐发力,加快建设一批众创空间,积极开展“菁蓉汇”等品牌活动,大力营造国际一流的创业环境,吸引广大青年创业者、各类企业和机构来蓉创新创业,加快培育出成千上万扎根成都的本土企业。

五是抓“布局优化”,增强工业发展的协同效应。一方面,要继续优化市域圈层产业布局。重点是继续引导第一圈层“优二强三”、第二圈层“强二兴三”、第三圈层“兴二优一”,科学构建错位发展、梯度推进的产业格局。同时,要支持一二三圈层结对发展,加强跨区域产业整合和配套协作,形成“1+1+1>

3”的整体效应。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园区内部产业布局。重点是围绕产业链建设,推动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加快形成结构合理、协同联动、一体发展的园区产业布局。同时,要结合淘汰落后产能、闲置用地清理、闲置厂房再利用,大力推进园区挖潜,不断提升单位面积产出。再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大力深化成都经济区“1+7”合作,加快成德绵乐同城化进程,积极抓好成眉、成资、成阿、成雅、成德、成甘等合作园区建设,在带动兄弟市州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开辟更广空间。

厂房网客户端

手机抢占房源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帮我们找
企业地标
联系我们:
联系人:冉经理
电话:18080013510
经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00(限制字符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