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整车出口美国零纪录 “成都造”启程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下,成都的产业发展也正在提档升级。以制造业来说,一个个高端装备产品,正成为这座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核。不仅如此,成都还为自己谋划了更为远大的目标:左手丝路右手长江,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打造全球产业、资本、人才汇聚之地,争做深度参与并融入国际分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蓝图已绘就,“成都造”正变为现实。
上天入地:
“成都造”闯世界
6月,首批22辆沃尔沃S60 Inscription从成都启程,横跨太平洋,随后抵达美国东西海岸整车口岸,被分发至美国的多个经销商展厅,与消费者见面。这些模样帅气的“小子”,于今年5月由沃尔沃汽车成都工厂生产。远渡北美,标志着中国制造的豪华车成功打入美国市场。这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尚属首次,也是“成都造”走向国际市场迈出的一大步。
沃尔沃豪车出口美国,只是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百花齐放的一个缩影。此前,吉利等品牌已初步实现“走出去”战略,产品远销中东和非洲。汽车产业,已成为成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透露,由于主力车企扩大产量,新项目释放产能,使成都造整车产量有望在今年年内突破100万辆。这也意味着,在全国汽车产业布局中,成都将由第三方阵跨入第二方阵。
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已成为国家级汽车基地之一,近几年一直在飞速赶超,去年已上升到第10名。2020年成都将力争跻身国内汽车产业第一方阵。
根据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到2017年成都将实现制造整车产能200万辆、整车产量130万辆的目标,以发展乘用车为重点,以发展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推动成都汽车跻身国内汽车产业第一方阵。
同样在今年5月,成都地铁3号线列车试乘,该列车把蜀锦元素运用至车内地板上,“成都范儿”十足。这些主打颜色为洋红色的列车,是资格的“成都造”。
除了造型上接地气和本地化外,在整车制造上,3号线列车也尽量实现了“成都化”。2013年9月,长客股份公司获得24列成都3号线地铁订单,其中7列由成都北车有限公司制造。在成都地铁列车的制造过程中,从车体、涂装、整车组装到调试试验全程“成都化”,北车将生产制造、质量管控、工艺体系“平移”至成都北车基地。
事实上,“成都造”的强项,除了地下跑的,天上飞的也不容小觑。国产大飞机C919昂扬的机头、波音飞机的方向舵和尾段、空客A320/340的登机门……这些全球领先的高精尖产品,全部都是“成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