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支书方振洋和村民畅谈未来。

村民舂麻糍庆贺。
“我们村的返还地一期工程结顶了,大家快去看热闹哦。”7日上午,永康市龙山镇四路口上村一幢新竣工的标准厂房里锣鼓喧天,喜气洋洋。不少放假在家的村民,纷纷赶来观看返还地一期工程结顶仪式。
四路口上村共有500多户1400多人口,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干群关系融洽。刚落成的返还地一期工程是该村2017年重点项目工程,占地12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整个工程由四个厂区和27间临街营业房组成,总投资约1600万元。建成的标准厂房,将以出租的形式收取租金,村民以“股民”的身份参与分红。
“我们村周边有很多的小微企业,一旦厂房出租出去,租金收入应该很可观。”该村支书方振洋说,除了这个返还地一期工程,村里还有2.5万平方米的地块,以后将陆续推进二期、三期项目的开发。村三委提出以股份制形式让村民出资入股,齐心协力共建返还地一期工程时,得到了不少村民的大力支持。
去年10月,村里规定一人一股,每股投资1.08万元,开始采取“村民自愿入股、收益按股分红”的方式进行募集资金。起初,有不少村民持观望的态度,是否参股很是纠结。在村两委干部走村串户、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后,村民们被大家的决心所感动,共有1174人参股,筹集资金1268万元用于造厂房,不够的余款全部由村里出资。
64岁的方金伟是一名老党员。听说村里入股建厂房、提高村民收入的消息后,他立马主动认购了2股。方金伟在四川创业多年,从未听说过当地有这样的模式。他认为,让村民入股投资参与分红,不但有利于村里发展,而且可以让村民增加一份保障。
“我们家一口气认购了10股。两个儿子各认购了4股,我自己和老伴认购了2股。借钱给别人要时时担心是否稳当,但投资参股的股权可以继承。这无疑给我们吃了一记定心丸。”曾经在村里担任过多年村干部的方振平说,村民入股的模式,可以盘活村集体经济,让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让村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如果每股有2000元的利润,一年就有2万多元的收益,他们一家对这种模式非常有信心。
这样一排整齐、气派的新厂房建设落成,村委会一班人的压力可是不轻。“去年5月,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后,返还地一期工程开始动工建设。为了赶工时,我们克服种种困难,每个村委会成员压力都很大。经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总算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悬在心头的一块石头也落地啦。”站在新造好的厂房前,方振洋甚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