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网APP下载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房产网公众平台
扫描关注
成都创新服务体系 探索“最后一公里”精准服务

成都创新服务体系 探索“最后一公里”精准服务

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50余年历史的老化肥厂,进入新世纪,在市场转型冲击下,企业曾一度濒临破产。如今,它“摇身一变”不仅走上新材料研发道路,还获得中国专利金奖,首次进入了军工产品采购目录,这一切都发生在企业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后。

当前随着成都双创工作不断推进,仅成都工业集中发展区内,登记工业企业就达14869家。院士专家与企业不亲近,科技服务难“到家”,传统服务机制难适应新经济企业等问题,常常阻碍智力资源与企业“联姻”,限制企业发展。

如何让专家能走进园区、走出研究所,实现对企业科技服务“零距离”?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成都市科协)打通了“最后一公里”——通过“一站式”“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模式,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周期,以园区科协、学会服务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三大平台为载体,构建起全方位助力企业(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

工业园区中数量最多的是中小微企业,这些尚属“幼苗”的企业需要倚靠“大树”才“好乘凉”,园区科协就是这棵“大树”。采用社团注册、保持非盈利性质的园区科协,在运营中依托园区管委会而建,不仅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向园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职称申报、行业前沿技术讲座等公益性服务;还采用市场化手段满足各类企业的个性需求,提供科技金融对接、高端人才引进、项目申报等“菜单式”服务。截至目前,成都市20个行政区(市)县均已建立园区科协,实现区(市)县工业园区全覆盖,聚集科技企业会员2779家。仅今年就提供政策解读、科技金融对接、项目资金申报等服务429次,为386家企业量身定制了个性化“菜单”。

院士(专家)工作站则根据成熟型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采用自主申报、专家评估、联合审批等方式建立,近年来成都市科协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柔性引进”各类相关专家,将科技服务扎在企业“家门口”,提供高端技术与人才的“保姆式”服务。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产品原是单一的铁路接触网检测设备,一度面临资金短缺、企业研发后劲不足等发展瓶颈。去年,该企业在成都市科协的帮助下于建立起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组建了轨道交通检测监测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团队。通过高端人才和高端技术的引入,企业成功渡过转型期,成为全国领先的提供6C整套检测系统的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全国所有铁路局(集团公司)和城市轨道交通,占国内铁路检测监测市场份额超过80%。

仅在今年,成都市就有20家企业引进了邱定蕃、吕跃广等5位院士和50位高级科技人才进站工作,拟合作开展研发项目47项。截止目前成都市已建成139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已投入28.75亿元,开展研发项目467项。

 

在三大平台之外,成都市科协还积极探索“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创新海外人才和项目引进方式,以离岸方式“柔性”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前沿项目落户成都。基地采用“不求所有,不求所在,只求所用”的思路,拓宽了引才引项目的视野,为各类企业提供新的选择。截至2017年底,离岸基地已经建立海外工作站17家。

厂房网客户端

手机抢占房源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帮我们找
企业地标
联系我们:
联系人:冉经理
电话:18080013510
经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00(限制字符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