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面深化创新改革 5项成都经验全国推广
今年9月,国务院决定推广13项具备复制条件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举措,成都贡献5项,是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贡献改革经验最多的城市。而在四川省首批复制推广的21条经验中,成都贡献12项,占57%。
如此耀眼成绩的背后,彰显出的是成都以改革创新引领城市未来的决心。成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加速培育和转换城市发展动力,加快形成以“创新、改革、开放、人才”为主的城市动力结构,既是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川省委“三大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必然选择。
城市动力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驱动力量,决定着城市未来的发展速度、质量和可持续性,影响着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成都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一号工程”,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创新等多层次宽领域创新,加快培育和转换城市发展动能,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国务院确定13项推广改革举措 5项是成都经验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在京津冀、上海、广东(珠三角)、安徽(合芜蚌)、四川(成德绵)、湖北武汉、陕西西安、辽宁沈阳等8个区域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是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最重要的成果形式。成都市围绕创新改革主线,在探索中加快形成改革经验;在国家部委和省上部门的指导下,及时对改革经验事项提升凝练,形成改革举措和制度成果。今年9月,国务院决定推广13项具备复制条件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举措,成都贡献5项,是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贡献改革经验最多的城市。
这一切得益于成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加快推进体制、科技、军民融合等多层次宽领域创新。在成都,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增长,2016年达到63.4%,全要素贡献率从2012年的33%上升到2016年的43%,以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提高为代表的全要素贡献率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
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成都及时出台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成都新十条”, 在全国率先实施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等多项先行先试改革突破,打破束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的制度藩篱,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融入经济发展“主阵地”。记者了解到,支持西南交通大学积极探索“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的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将事后股权奖励改变为事前所有权激励,以产权赋予职务发明人转化成果的权力,以产权激励职务发明人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极大提高了职务发明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率。目前,已有160余项职务发明专利实现了分割确权,带动成立16家高科技创业公司,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
在军民融合方面,成都紧紧围绕促进军民优势资源双向流动、相互转化,积极推进“军转民”开放创新与“民参军”机制创新。目前,成都全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7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0亿元,全年有望突破9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