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成都产业再出发
首先要自觉把此次大会精神转化为自身行动,切实改变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方法。理念突破、思路创新,是任何改革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从这个角度来讲,不仅是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突破创新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文化创造培育的过程。
其次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产业新城建设和新的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梳理产业规划,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圈,要创新要素供给方式,促进要素供给的结构性、制度性转换,形成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要素供给新体系。
之后要创新要素供给,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创新政策、资金、技术、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近年来,全市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要实现新一轮发展,要围绕制造业不同阶段,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发展、融合发展,致力于构建现代制造业企业群体。
最后要做好对企业精准服务,秉持为企业服务“三到精神”和“亲”“清”理念,主动做好服务,助推成都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其中包括有一是完善网络,公共服务触角进一步延伸; 二是树立标杆,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三是锤练内功,服务功能项目进一步丰富;四是打造品牌,特色精准服务进一步增强;五是创新模式,网上网下对接进一步紧密。
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首先,坚持全面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责任在肩,时不我待;其次坚持增强功能、提升能级,要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水平,着力增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五中心一枢纽”的功能;最后是持项目引领支撑作用和坚持开门编制,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端智库的决策咨询作用,尽可能地汇聚智慧、凝聚共识。全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闯敢试、遵循规律、真抓实干,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现阶段发达城市都因拥有强大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实力而站到世界舞台中央。面对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大背景,成都要赢得未来发展,站稳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积蓄冲刺世界城市的能量,必须依赖产业实力的不断壮大。现阶段站在新起点的成都,应该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趋势,稳中求进、创新突破,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