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双创氛围日益浓厚 加速构建新经济产业生态圈
在9月底刚刚结束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会暨电子科技大学校友企业联合会峰会上,上海荷福控股有限公司与成都市郫都区交换了合作项目协议文本,标志着双方合作发展新经济领域项目落地建设。目前,郫都区正深化与上海临港荷福国际机器人产业有限公司、电子科大合作,启动2.5平方公里“菁蓉智谷”核心区建设,推进500亩电子信息产业专家公寓建设,规划建设1.8平方公里清水河、桤木河生态带,加快菁蓉湖、创客公园二期建设。
作为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最年轻的都市新区,今年以来,郫都区抢抓建设电子信息主体功能区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作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三年来,郫都区在产业生态圈重构、创新创业环境营造、科技金融支撑、精准政策扶持、创新文化构建以及校地企协同创新等方面形成了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呢?
郫都区,是成都市构建新经济“空间版图”,重点打造6个主体功能区+N个产业聚集区之一。这里,双创优势明显,创新氛围浓厚,双创生态良好。区域内聚集了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华大学等19所大中专院校,常年在校师生25万;区内100余所科研机构,聚集上万名科技人才。坚持国际化标准、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开全国先河,出台“创客郫都”系列政策,每年投入5亿元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搭建知识产权转化、公共技术服务、招才引智、检验检测、产品中试、科技金融等“六大平台”。
2016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菁蓉镇视察时指出,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充分调动新时期每个个体的积极性。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郫都区主动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新特点,重视中小学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区15所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试点,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校长和教师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创客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做到双创课堂与学校课堂融合、双创导师与学校教师融合、双创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构建起“一纳入三融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