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网APP下载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房产网公众平台
扫描关注
成都加快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

5月2日,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访华,成都是此行首站。在蓉期间,到太古里“逛街”是拉斯穆森行程中的重要一站:鞋子店、饰品店、眼镜店和音响店,这些都是来自丹麦的本土企业。
也就是这几日,沿着天府大道一路往南,在与锦江交汇处,承载着建设中国—欧洲中心使命的ICON·云端项目自年初启动装修施工以来,已实现阶段性完工。这一成都高新区的标志性建筑,将迈入新的建设阶段。
太古里、中国—欧洲中心,一个位于市中心的商贸重地,另一个则位于城市之南的高新区,正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平台”。两个标志性地标,让成都与欧洲,甚至是全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事实上,这样的事例在成都正一次次上演。城市空间的拓展,城市功能品质的提升,事关每个市民,更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近日闭幕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站在新的起点,成都着眼于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实现城市永续发展,优化城镇功能体系和空间布局形态,加快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东移,减轻中心城区环境压力,为城市长远发展拓展产业承载空间。
【双核联动】
实施“双核联动”,就是要推进中心城区和高新区有机更新,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金融商务、总部办公、国际交往、文化创意和都市休闲旅游等功能,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增长极核。推动天府新区产城融合,突出国际化服务和创新型引领,突出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的国际门户功能和龙泉山现代化产业基地的集聚优势,把天府新区打造成为新兴增长极核。
优化完善城市设计
围绕重点区域、重点干道节点、重点项目
中心城区是成都发展的核心和支撑,如何从规划、产业、设施、环境等多个方面发力,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
对青羊区而言,将按照新的发展理念、遵循发展规律,聚焦“高端高质”,统筹兼顾完善城市用地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城市特色风貌、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等专项规划;围绕青羊新城、少城等重点区域,日月大道、金沙湖大道等重要干道节点,成都中心等重点项目,优化完善城市设计。围绕“优业态、优载体、优服务”,青羊区合理确定产业主攻方向,充分发挥政策引导调控作用,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核心来提高产业层次。其中,重点突出产业定位:坚持以总部经济为龙头,金融服务、文博旅游、商务商贸、科技服务为主导,新兴产业为引领的“1+4+N”服务业发展体系,发展研发设计、财务结算、物流配送为主导环节的2.5产业;发展现代都市型工业,重点推动“军民融合航空整机产业基地”和工业总部基地“两个基地”一体联动发展。同时,抓好源城载体的有机更新,重点对源城存量楼宇逐步实施功能改造和配套完善,通过实施《源城空间优化及产业提升行动计划》,着手对优诺国际、宏达大厦、少城大厦等20栋存量楼宇开展升级改造和省广播电视台旧址进行有机更新。在新城区域新建一批高品质现代楼宇,吸引先进的产业和企业入驻;同时,抢抓成都中心建设机遇,着力打造为金融商务、总部办公、国际交往、文化创意和都市休闲旅游集聚地。
锦江区则在城市规划上,突出高标准,力求做到时尚优雅、国际品质、错落有致、宜居宜业;在产业发展上突出新经济,坚持高端发展、转型发展,推进产业、金融、互联网深度融合,推进商旅文深度融合,全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中心、消费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在功能配套上突出国际化,坚持用国际视野、国际标准、国际规则审视提升城市建管和公共服务;在街区打造上突出高品位,要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在街头巷尾建设一批高品位的小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努力把锦江建设成为国际时尚、宜居宜业、和谐幸福、人才向往的首善之区。
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成都还将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例如开展水文化复兴规划,完善“六河、百渠、十湖、八湿地”的水网体系,打造“六河贯都、百水绕城”的水灵成都。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构建“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再过几日,中国—欧洲中心将正式启动。作为云端项目最主要的部分,高192米的云端塔将承载中国—欧洲中心的主要功能,分为欧盟商贸展示交易中心、中欧技术交易中心、中欧双创孵化中心、欧盟及全球500强企业总部基地中心、欧盟成员经济发展促进机构办事中心和多功能中心6大功能区,实现6+N功能布局,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平台”。
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也发布了2017年城市建设项目计划,将以重大城乡建设项目为抓手,投资96亿元推进城市建设,在基础设施、综合交通、公建配套、人居环境等领域开展105项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而成都天府空港新城将成为城市建设重点区域之一。
围绕城市吸引力这个关键,高新区将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标准,建设每一条道路、每一座建筑、每一片街区,打造世界典范城市。同时,增加绿色、疏浚水脉,以数字技术装备新城,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灵动之城,建成产城人融合的绿色智慧新城。
在城市重点节点上,将打造高品质、多风格、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打造“绿满蓉城、花重锦官”盛景,让创业者争相来此工作生活居住。同时,深化与韩国、新加坡、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务实合作,加快建设中韩创新创业园、新川创新科技园、中国—欧洲中心国际合作平台,健全完善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此外,还充分利用自贸区建设机遇,抢占金融科技高地,在聚集金融机构上“下功夫”,充分运用金融手段提升产业发展。
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加大新兴支柱产业、龙头项目招商
打造龙泉山现代产业基地,简阳是重要的区域之一。该区将突出重大项目抓手,坚定不移全方位招大引强,以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东移为契机,围绕先进制造业和临空产业,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同时加大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支柱产业、龙头项目招商力度,尽快形成链式发展和聚集效应,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同时,将做大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工作重点,组织精兵强将、集中精力、摸清家底,结合现有产业基础,把握产业发展规律,优化提升产业规划,重点在军民融合、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找抓突破点,承接并支持优势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此外,还将着力提高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探索设立企业创新基金,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深入推进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各项工作。服务业上,围绕空港产业新城规划建设,优化完善服务业发展布局,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加快简阳西部千亿电商物流园区建设,启动安博电商物流、西南广佳电商物流等项目,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现代农业上,大力提升农业产业标准化、品牌化、车间化、规模化水平,重点发展既有生态观光功能,又有经济价值的现代种植业。
【多中心支撑】
强化“多中心支撑”,就是要坚持把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有机衔接,以城市战略规划引领城市空间布局和经济地理,构建与城市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特征相匹配的城镇空间布局,实现人口、城市、产业相互融合。强化各功能区域的整体支撑作用,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商业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等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区域性多中心发展格局。
打造产业集群
聚焦重点领域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离不开产业的强力支撑,尤其是培育先进制造新优势。站在新的起点,成都工业要勇担历史使命,以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契机,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加快建成制造强市。
按照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功能分区,成都将科学定位20个工业园区、10个工业集中区的产业方向,更加注重资源、环境、空间相互协调,推进形成“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发展格局。其中,在东部高标准规划建设龙泉山工业走廊,打造成都制造主战场;在中部打造“成都创造”主阵地;在西部严控工业发展规模,优先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为此,将进一步优化制定园区产业发展目录和规划建设导则,明确园区主导产业、细分行业和准入标准,清退园区内不符合产业导向和资源管控的企业。
同时,围绕成都工业重点领域聚焦发力,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制、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促进产业链垂直整合和产业间协同联动,打造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
此外,成都还大力推动创新发展,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产业创新力、创造力。推动制造业企业发展梯队化,进一步激活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成都成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
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用好境内境外资本市场
4月13日,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新网银行与成都高新区举行签约仪式。这家定位于新一代互联网银行的民营银行,既没有营业网点,也没有营业柜台,更不需要财产担保,是一家完全由数据驱动的银行,将依靠数据和技术来驱动业务运营,实现金融和科技的完美融合。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脉,金融中心功能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城市在国家或全球城市体系位次的高低。目前,成都金融机构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但着眼当下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目标,还要增强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金融功能。为此,在资本市场层面,我市将要用好境内境外资本市场,在财务管理上引进境内外优秀的财务管理机构和模式,同时要成立结算中心,采用新型金融服务模式,通过金融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同时,在财富管理方面,将引进一批境内外优秀的财富管理机构;在结算中心方面,将加强跨境结算中心以及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结算等;在新型金融方面,将通过金融创新来推动成都经济的转型升级,成都也将结合自贸区改革,在金融科技、商业保理等很多方面进行探索破题。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商业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等,既要充分考虑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功能实现的空间要求,也要考虑到这些战略功能在选址上的特殊要求。根据各自特色,形成功能互补的区域性多中心发展格局,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深入落实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强化成都首位城市责任担当,还将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以全面改革试验和建设天府新区、天府国际机场、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为契机,促进区域设施共建、产业协作、功能统筹和环境共治,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共建自贸试验区为载体,围绕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国际产能合作两大开放重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园区,积极推动与川南经济区协同发展。以成渝深化合作为契机,积极推动川东北经济区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推进产业优势互补、错位分工协作,强化长江经济带上游极核,加快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共同建设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以资源开发、旅游合作为重点,强化与攀西经济区协作。以建设成阿、成甘等飞地工业园和省内对口帮扶为载体,加强与民族地区在清洁能源利用、绿色产业深加工等领域合作

厂房网客户端

手机抢占房源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帮我们找
企业地标
联系我们:
联系人:冉经理
电话:18080013510
经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00(限制字符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