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力量与智慧 敢担当善作为 共同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前天,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闭幕,昨天,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信心”“喜悦”这样的感受,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的朋友圈,却还在不断扩散中。代表委员们分享着市“两会”上的所听、所见、所感,尤其是关于市委书记唐良智在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闭幕大会上的讲话,以及政府工作报告,成为近几日他们“刷屏”的关键词。“对成都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更清楚了,也更有信心了。”
通江达海 内部连通
这样的愿景不远了
“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构建 五维支撑 的功能体系,其中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重点是建设 空、铁、公、水 四位一体,连通欧洲、泛亚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项工作将为成都发展提供更大动力。”市政协委员朱锐告诉成都晚报记者,建成后成都的地缘优势将被重构,对外交通、通信互联互通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
从区域内部来看,令朱锐印象深刻的是,市委提出加快建成地铁与有轨电车的轨道交通系统,形成公共交通为主,慢行系统(自行车、步行)为辅的城市交通新体系,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建设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推行小街区规制,在这样的规划下,“成都既可以成为通江达海的城市,又可以成为内部连通的微循环城市。我很在意这点,这个愿景不远了。现在我们的公路建设步伐很快,水运这个短板也在逐渐补齐,对外的通江达海应该会在近期实现。”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工业是基础
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没有交通,一切都谈不上,我觉得成都有条件、有能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当然这需要所有成都市民共同努力,特别是在天府国际机场建成以后,成都在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更加明显。”来自科协界别的市政协委员王多对成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成都提出要完善“3+N”工业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大智造”“大创造”“大车都”工业板块,规划建设天府空港新城和龙泉山东侧工业走廊,在王多看来,以工业来强市非常重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工业是基础。”
除了持续做强投资这个底盘,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成都还提出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对于这一点,市人大代表、锦江区委书记陈历章表示,“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成都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发展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世界美食之都、国际购物天堂和国际会展名城,提升城市市场吸引力和辐射力。这些要求和目标,锦江区都责无旁贷。”就加快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而言,锦江区将聚焦服务经济繁荣区建设,坚持高端融合理念,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全力建设“国际购物天堂核心区”“西部金融中心国际区”“世界旅游目的地都市核心区”,积极构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次推进、有机更新的迭代产业体系,为成都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贡献“锦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