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大车都”的成都担当
从改革开放前的名不见经传,到10年前的爆发式增长;从2009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到2015年乘用车规模突破2000万辆、产销连续7年蝉联全球第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
伴随着发展和改革的脚步,有着桃花故里之称的成都市龙泉驿区,勇争一流,在成都率先开启了发展汽车产业、构建汽车产销及配套服务多功能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创新探索。从无到有,如今整车生产突破100万辆,龙泉人仅用7年时间走完了通常40年才能走完的路,成功跻身全国汽车产业第二方阵。汽车年产量占比分别达全省和成都市的85%和95%以上。龙泉驿区用行动完美演绎了汽车工业的“成都奇迹”。
今年9月7日,东风标致4008在该区成功下线,占地54万平方米、总投资123亿元、设计年产能36万辆的神龙汽车生产项目从工厂奠基到建成投产不到23个月。龙泉驿创造出了近年来省市重大项目建设的“成都速度”。
滚滚车轮,推动着孜孜不倦的龙泉驿区不断向前。第十六届西博会期间,总产能为60万台的吉利三大汽车整车项目布局成都,龙泉驿区成为此次签约重头戏。而10月30日闭幕的中共龙泉驿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更是响亮地提出了未来5年建成中国大车都、成都副中心的宏大目标:到2021年,龙泉驿经济总量力争实现2000亿元,在2016年基础上翻一番;整车产能力争突破300万辆、产量突破200万辆,在2016年基础上翻一番。基本形成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中国大车都。
五年汽车产业成就辉煌
“区十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是我区积极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5年。”龙泉驿区区委书记、成都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何勋说,5年来,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砥砺奋进、图强争先,交出了一份“千亿元级”的精彩答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等60余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称号。
5年来的砥砺奋进,壮大了一个“百万辆”的支柱产业。目前区内已聚集了包括一汽大众、神龙汽车、沃尔沃、比亚迪等在内的国内外共计11家整车企业、300余个关键零部件项目和一批产业高端项目。汽车产业连续跨上全产业链千亿元——汽车制造业千亿元——整车制造业千亿元三大“千亿元”台阶。龙泉驿区已成为国内外众多车企“战略西进”之重地。
5年来的砥砺奋进,激发了一股“后劲足”的强大动力。据悉,龙泉驿区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扩大,先后累计落户了67家世界500强企业和57家上市公司。
成都大运汽车集团在龙泉驿区的发展历程,堪称龙泉驿区汽车产业拼搏奋进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从2012年“成都大运”整体搬迁到龙泉驿成都经开区,投资12亿元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到如今,工厂规模扩大了8倍,产能提升了6倍,生产效率翻了至少3番!
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谢平说:“公司已从一家当时只能生产农用工程车为主的小企业,发展到上百个轻、中、重型载货汽车产品的全国前10的商用车集团。明年产量将突破5万辆,有望跻身‘百亿俱乐部’!”
据了解,近5年来,龙泉驿区不断招大引强,着力构建汽车产业体系新格局,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沃尔沃S60L出口美国,开创中国造豪华车出口美国市场的先河,预计今年全年出口6300辆,比去年翻一番,“龙泉造”汽车加速迈向中高端市场。汽车零部件、配套服务等逐年实现新突破,“弯道超车”胜利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