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蛟龙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九江镇,2006年被评定为“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示范区”,全港常驻人口近10万人,面积4平方公里。2010年,蛟龙港创造了全世界首个最长的不锈钢护栏的世界纪录。
主要概况
成都蛟龙港是“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示范区”,蛟龙港由香港蛟龙集团投资开发,经过十年多时间的发展,蛟龙港现已在成都建成了两个园区——蛟龙港成都青羊园区和蛟龙港成都双流园区。截止到目前,园区总投资达56亿元,现已成功引进入驻企业1000多家,年利税超过6亿元,常驻人口达10万人。招商引资一直是各级部门最为头痛的事情,但在蛟龙港,凭借蛟龙人在全国各地及海外地区的30多个招商部,现已实现“选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一座日处理30000吨的污水处理厂(蛟龙港活水公园)已投入运行。蛟龙港的协调发展,解决了一大批失地农民和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解决了困扰政府多年的“三农”问题,让农民真正成为了市民;让农村真正成为了城镇;让农业真正成为了工业,推进了“三个集中”,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肯定。
发展历程
2000年,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吹遍西部大地,成都蛟龙港凭其敏锐的触角,审时度势,紧抓历史机遇,投身于开放开发洪流。蛟龙人以创新的意识,超前的理念,瞄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激发的众多异军突起的新型企业市场,运用独特的开发思路,统一规划,滚动开发,集中发展,以商招商,建立起了西部第一家民营工业园区——成都蛟龙港青羊园区。仅短短三年时间,蛟龙港青羊园区已建设满园,引进入驻企业约200家,解决就业岗位20000多个。蛟龙港的运作模式实现了“一方营造,四方赢利”,推进了“三个转变”,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的“三个集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蛟龙人在取得青羊园区成功经验的同时,渴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更大的飞跃梦想。 2004年,蛟龙港在成都的第二个园区——成都蛟龙港双流园区在双流九江落户。蛟龙港双流园区凭借青羊园区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创新超前的意识理念,紧紧围绕成都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指导思想,历经5.12大地震的检验和金融风暴的洗礼,蛟龙人团结一心,稳扎稳打,蛟龙港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蛟龙港双流园区相对于第一个园区的建设,配套设施更完善,城市化功能更齐全,工厂及城市建设标准更高,为社会解决就业岗位也更多。经过四年多时间的发展,截止2009年12月,成都蛟龙港双流园区已全部建设满园,入驻企业达到了100%,园区总投资达56亿元,常驻人口达10万人。园区年上交税收从建园第一年的几千万元到如今的2.3亿多元,实现了节节攀升。招商引资一直是各级部门最为头痛的事情,但在蛟龙工业港,园区的招商引资形势却是势不可挡,凭借蛟龙人在全国各地及海外地区的30多个招商部,现已实现“选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一座日处理30000吨的污水处理厂(蛟龙港活水公园)已投入运行。蛟龙港的协调发展,解决了一大批失地农民和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解决了困扰政府多年的“三农”问题,让农民真正成为了市民,让农村真正成为了城镇,让农业真正成为了工业,推进了市委、市政府“三个集中”,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肯定。江西、黑龙江、云南、贵州、宁夏回族自治区、广东、江苏、安徽等省市州纷纷组团到港考察、学习。中央党校、国家发改委、全国政协、全国工商联等党政要员莅临工业港调研、指导。 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2009年,蛟龙人按照园区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的思路,开始酝酿新一轮的创新,探索更宏伟的发展目标。随着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定位,蛟龙人寻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助力田园城市建设”。建设“田园城市”必须要有高端产业的支撑,在蛟龙港双流园区现有基础上,我们将建设低碳经济蛟龙国际四大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