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未来轨道交通城 新都创造315天“成都速度”的传奇
9月末的新都,满城丹桂飘香,沁人心脾,这座名副其实的“香城”吸引了一批批慕名而来的人士,他们的身份可不仅仅是游客。自9月22日,成都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在新都石板滩下线后,外界的目光齐刷刷聚焦新都。
这座创造了315天“成都速度”的城市,究竟缘何能吸引到中车项目落地,又凭什么成为刷新成都工业项目建设新速度的秘密力量?这一批批远道而来的客人,除了探寻上述问题的答案,更期待着在这座未来的轨道交通城,发现新机遇,创造新价值。
他们对新都的信心,并不是空穴来风。短短两年时间,新都轨道交通产业从“零”起步,一个庞大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正在形成。截至目前,新都已成功签约今创等7个配套项目,12家企业正在签约洽谈中,另有五六十家企业对新都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面对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局面,新都区的思考和行动走得更远——围绕轨道交通、航空动力,新都区《天府动力新城概念规划及石板滩工业集中发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也已经编制完成。未来的新都石板滩,将规划为航空动力城,这意味着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地下钻的,都将牢牢印上“新都造”3个字,并且和这座未来的轨道交通城市发生密切的联系。
新都区委书记刘任远表示,新都将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积极发展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和能源装备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专业化、市场化,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到2020年,新都工业园区主营收入要突破1000亿,其中,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主营收入的比重突破30%以上。
9月22日,在位于新都石板滩的中车成都公司,成都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下线,标志着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跨上了新台阶。为了这一天,生产人员、技术人员和项目所在地新都区政府各方人员拼干劲、拼速度、拼质量,创造了315天产品下线的工业项目建设奇迹,被认为是再次刷新了成都速度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