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网APP下载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房产网公众平台
扫描关注
瞄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都全面发力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为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成都今年连续出台了《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同时,深入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进一步推进我市转型升级发展。

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20条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支持政策20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5月,我市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从促进融资、拓展市场、降低成本、增强供给、优化环境5个方面推出20条专项支持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分类设立27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企业上市融资最高可获500万元补助,新兴产业企业可获最高100万元贷款贴息,“蓉欧快铁”省内段运费全额补贴……今年5月,我市出台《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从促进融资、拓展市场、降低成本、增强供给、优化环境5个方面,推出20条专项支持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2014年以来,我市陆续出台实施了“五缓、三降、三补贴”等“援企稳岗促就业”系列政策措施。截至今年2月底,已为企业缓缴5项社保费1.63亿元。通过降低3项社会保险费率,已为企业减负超过15亿元。在此基础上,我市进一步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今年5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将从20%降至19%,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同期也将下调30%,用人单位失业保险缴费费率将从1.5%降至0.6%、职工个人缴费费率将从0.5%降至0.4%。

成都市人社局及成都市财政局表示,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全力稳增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要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同时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确保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受影响。根据业内人士的测算,社会保险费率下降1个百分点,一年能为我省企业减负20多亿元,我市此次下调将进一步为企业减负。

我市综合施策稳增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成都晚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1-8月,我市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增幅分别达到52%、10.4%、12%;1-8月新增上市公司和新三板公司89家,总量居中西部第一;成都国际铁路港加快建设,1-8月共开行中欧班列238列,带动格力、联想、戴尔等企业加速转移适欧产能,国际产能合作和国际贸易势头良好;125家在蓉企业积极“走出去”, 投资总额27亿美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落实“6+4”先行先试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型企业培育、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生物医药城启动建设;成都科学城引进清华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成都精准医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大项目,轨道交通、信息安全等5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

深入实施工业强基 前7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6.7%

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均列第1

今年1-7月,我市完成工业投资1235.7亿元,同比增长36.7%,完成技改投资1091.1亿元,同比增长39.4%,两大投资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均列第1位。

本月7日,神龙汽车东风标致4008正式下线。这是PSA集团全球新一代标杆工厂——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工厂建成投产的首款产品。神龙汽车成都工厂从2014年10月奠基到投产仅用了23个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成都速度”。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汽车产业是优势产业之一。今年1-8月,成都汽车产能突破65万台,年产预计将达110万台,年产值预计为1900亿元,汽车产业增加值将实现10%以上的增长。

不仅是汽车产业,今年我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基行动,重点抓好工业投资项目、工业园区和工业稳增长,着力解决工业总量不大、竞争力不强、工业投资不够、产业生态不完善、有关大企业缺乏等突出问题。今年1-7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增速较上月、去年同期提升0.2个、3.0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实现稳步提升;今年1-7月,我市完成工业投资1235.7亿元,同比增长36.7%,完成技改投资1091.1亿元,同比增长39.4%,两大投资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均位列第一。

今年,我市已开展工业“竞进拉练”3次,即将开展第4次,在全市范围形成了“你追我赶”抓工业的生动局面。今年1-7月,中国中车(新都)轨道交通产业园等71个项目竣工投产,金发科技华西基地等69个项目开工建设,京东方扩能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服务业提升行动加快 上半年实现增加值3036.5亿元

服务业增加值居中西部第1

今年上半年,我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36.5亿元,居副省级城市第4位、中西部第1位。

我市除大力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外,“服务业提升行动”被写入成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我市将实施服务业2025规划年度计划,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增强城市集聚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今年上半年,我市服务业总体运行平稳,规模稳步增长,占比继续提升,消费和投资平稳增长,综合实力继续领跑中西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市服务业今年上半年实现增加值3036.5亿元,居副省级城市第4位、中西部第1位。

与此同时,围绕建设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我市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国际购物天堂等10大行动,服务业发展呈现出许多积极的变化。

根据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就业人数57.51万人,增长4.1%,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6月服务业就业人数创单月历史新高。同时,5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增长较快。今年上半年,我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23%;我市快递企业完成快递量同比增长62.46%;我市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193家,21家众创空间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

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增长18.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额增长26.9%,教育投资额增长84.4%,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额增长74.9%。服务业重大项目实现“双过半”,上半年我市352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7.4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73.2%。

厂房网客户端

手机抢占房源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帮我们找
企业地标
联系我们:
联系人:冉经理
电话:18080013510
经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00(限制字符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