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轨道交通产业创新中心初现规模
按照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成都市中心城区将形成26条线路、总里程达659公里的“双环加放射”线网结构。而在天府新区,内部轨道线网密度也将大幅提升,未来将形成“方格网加放射状”线网结构,其中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内规划16条线路,线网密度达1.35公里/平方公里。
除了节节攀升的地铁线路,成都还布局起轨道交通产业链。根据今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成都将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在轨道交通方面,根据成都市出台的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相关规划,成都将打造轨道交通产业“一总部两基地”的空间布局,形成科研、设计、施工、制造、运维的全产业链条。
根据规划,未来3到5年内,这里将集聚300家轨道交通高科技企业,汇集3万余高端人才,创造约300亿元产值,打造成为国家级轨道交通产业创新中心。
成都进入地铁时代
中心城区规划26条线路超600公里
随着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的开通,成都已正式进入4线时代。按照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成都市中心城区将形成26条线路、总里程659公里的“双环加放射”线网结构。其中,内环为地铁7号线、外环为地铁9号线,这两条环线是实现与放射线上的轨道线客流转换的重要通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长38.6公里的地铁7号线,正在抓紧建设中,31个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附属结构施工;区间盾构(隧道)累计完成九成以上,川师车辆段主体结构已经完成过半,机电安装及装修已进场。根据计划,明年将会实现通车。基本沿3.5环布设的9号线,其主要在环线西南面的一期工程将在今年下半年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其可研报告和支撑性报告正在编制中。
除了地铁7号线,开往双流机场的地铁10号线也在本月初时开始铺轨,预计明年3月实现“轨通”。市民坐着地铁去赶飞机,这样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10号线一期长约10.9公里,设车站6座,均为地下线,分别为太平园站、簇锦站、华兴站、金花站、空港一站、空港二站。线路从太平园站引出,沿佳灵路下穿铁路西环线、三环快速路,向南至成双大道串联八益家具城商圈,一路向南沿规划路、马新路下穿江安河进入T1、T2航站楼。10号线开通后,市民可从成都市中心城区乘坐地铁直达双流国际机场,实现航空运输和地铁交通换乘“零距离”。
其中,太平园站为三线换乘站,10号线与3号线、7号线在此交汇。目前3号线已经开通,按照成都市政府此前的消息,2017年地铁7号线、10号线将开通,环状的7号线与已开通的1号线、2号线、4号线均有换乘点。可以期待,明年坐地铁去赶飞机,将会非常快捷、方便。
简阳也要通地铁
天府新区规划大中小“三环”
除了成都的中心城区外,作为“双核”之一的天府新区,轨道交通也将通达四方。
在新的规划中,为强化其核心地位,在原规划12条线路、246公里线网的基础上,将形成3条轨道环线——其中小环串联天府新城、科学城等核心区域;中环串联大创造、南部工业区等各大功能板块;大环为远景设想线,串联新津、眉山、仁寿、临空经济区。
按照规划,天府新区内部轨道线网密度也将大幅提升,未来将形成“方格网加放射状”线网结构,其中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内规划16条线路,线网密度达1.35公里/平方公里。以天府新区为中心,将有共7条、总里程超过484公里的放射线,实现天府新区与周边区域的快速连通。而在天府新区与中心城区之间,按照“强化‘双核’之间轨道交通联系”的思路,将形成“3快3普”共6条轨道交通线路的便捷联系,其中“快”指地铁快线,即车站数相对较少的线路;“普”即普通的地铁线路。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一轮的线网规划中,成都市全域内总体将呈现以“双核”为中心的“双心放射状”轨道线网结构,共规划39条线路,其中包含22条普线、11条快线、3条市域铁路线(成灌线、成彭线、成蒲线)、1条市域内控制线线路(简阳环线)、2条市域外线路(资阳线和眉山延伸线)。“根据规划,未来简阳片区内部将形成200公里左右的网络体系,4条城市主干线将到达简阳片区,实现成都中心城区与简阳的互联互通。”相关负责人透露。
而对于其他区(市)县,规划部门按照“县县通轨道”的标准,将强化“双核”与卫星城、区域中心城之间点到点的轨道交通联系,在新一轮线网规划中新增6条、总里程超过256公里的卫星城与区域中心城之间的快速骨干联络线。同时,将推进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补充系统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