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网APP下载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房产网公众平台
扫描关注
成都借力专项政策 做大生物医药“产业蛋糕”

 近几年,生命科学的发展也使生物技术与医药领域相结合,产生了生物医药领域,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加速了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和新药的研发。在中国,制药行业正处于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

专项政策助力,做大生物医药“产业蛋糕”

  8月2日,成都市首次出台了《关于加快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并公布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规划及建设进展。趁热打铁,8月7日,成都市经信委举办全市生物医药行业沙龙,跟全市3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代表,来了一场推心置腹的政企交流――如何做大成都生物医药“产业蛋糕”?

  打造全产业链平台 终结“搬来搬去”

  “我先打个广告,请大家记一下我的电话,欢迎各位老总24小时随时拨打。”沙龙上,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委会主任鲜荣生先抛出了近期发布规划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看着这份专业的生物医药园区规划,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进有所触动,“以前在成都找一个一两千平方米的实验室都找不到,有时不得不在各种园区间搬来搬去。”成都微芯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梳梅亦有同感,“以往成都的生物医药企业被分布在大大小小、不同区域的工业园区,存在很大的合作壁垒。”

  这种“搬来搬去”的命运即将改变。根据相关规划,预计到2035年,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将被打造成一个高达5000亿元总产出、引领和带动全国生物产业充分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枢纽。“这样的平台不仅有利于企业集中发展,也利于打造适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成都市经信委主任施跃华介绍,成都打造专业生物医药园区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态势。

  成都海创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元伟认为,这种全产业链的平台打造对生物医药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是重大利好,未来有望实现中小企业“拎包入住”。

  放宽人才认定标准助力企业留人

  “企业离不开创新,创新的核心在人。我建议在产业平台的打造方面一定要请专业人才去做,政府不宜介入太深。”成都地奥集团执行总裁姬建新认为,如果产业平台不专业且松散,即使给每个入驻的生物医药企业奖励50万元、100万元,收效可能也不会很大。

  除了让优秀专业人才参与产业平台建设和运营,“企业留人”也是企业家们反映突出的问题之一。“我们希望政府不要只把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千人计划’专家这些领军人物认定为人才,其实在我们企业里有很多关键技术人员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需要政府政策的激励。”李进的话得到了在场企业家的广泛认同。

  奥泰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张涛则表示,他所在的公司常常遭遇恶意挖人事件,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多高端人才流失,自己却束手无策,“希望政府能够通过政策激励进一步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

  对此,成都市经信委和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都给予了积极回应。“《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委会支持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实施细则》正在加快拟定中,其中将就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制定更多支持细则。”鲜荣生回应说。

厂房网客户端

手机抢占房源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帮我们找
企业地标
联系我们:
联系人:冉经理
电话:18080013510
经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00(限制字符200)